别再被忽悠了不是所有公用面积都算是公摊面积的
摘要: 对于买房时遇见的公摊面积这个词,很多朋友都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公用面积就是公摊面积,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不同的房屋类型,公摊比例也不是一样的,往往一个比例的区别就会导致不少的花费哦。
对于买房时遇见的公摊面积这个词,很多朋友都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公用面积就是公摊面积,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不同的房屋类型,公摊比例也不是一样的,往往一个比例的区别就会导致不少的花费哦。
首先:不同房屋类型的公摊面积参考标准
公摊面积目前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化制定,从高层到别墅,不同类型的房屋自带的配套也各不相同,但是目前市场上也遵循这样的一个公摊比例惯例:
联排叠拼别墅,公摊为1-8%;
7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公摊为7-12%;
7-12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0-16%;
12-18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4-20%;
18-33层的高层/超高层住宅,公摊为16-24%
其次:我们要怎么计算自己的公摊面积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再者:不是所有的公用面积都可以算是公摊面积的哦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公摊面积无非就是走道和电梯,但其实像管道井、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等都属于公摊面积的计算范围。具体来说就是
1.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
2.整幢楼服务的管理用房和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
3.单元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计入套内建筑面积之外的共用墙体面积
注意: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并不能被计入公摊面积中;即便是不可销售的人防工程地下室,同样也不能被计入公摊面积中。
最后:对于公摊面积问题的纠纷要如何维权
第一:直接找开发商协调
第二:向测绘部门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要求测绘单位重新进行测量
第三:通过法院诉讼,由法院指定测绘单位重测
三种维权办法中,第一种办法比较直接有效,但往往需要众多业主联合起来,要求开发商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媒体监督解决纠纷。
第二种办法的维权成本较高,公摊面积的测量都是以“幢”为单位,一幢楼中所有套内面积之外的地方都在公摊计算范围内,如果一户业主提出申请,意味着需要对整幢楼重新测量,按照现在纯住宅1元/平米、商住两用1.7元/平米的测绘费用,业主的负担至少在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的办法实在是无奈之举,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各种费用的支出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三种维权办法中成本最高的。